近年来,我国对淡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愈发重视。《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 (2021—2025 年)》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,围绕海水淡化项目的规模拓展、技术优化、产业化推进以及政策标准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规划与建议。这些政策的落地,旨在开辟新的水源途径,增加淡水资源的供给。
面对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,我国积极探索开源技术以破解 “缺水” 难题。海洋资源丰富,具备巨大的开发潜力。为此,我国一方面推进南水北调工程,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事业。海水淡化不仅有助于平衡水资源分布,为社会提供优质增量水源,更能有效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的水资源短缺问题,保障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。
海水淡化设备的出现,为改善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的水资源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,同时也推动了苦咸水、微咸水的淡化利用。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采用反渗透工艺,能够有效去除海水中的无机盐、重金属离子、有机物、细菌及病菌等有害物质。与传统的水资源开源方式相比,这一技术不受时空和气候条件的限制,在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上成效显著,同时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其产出的水质良好,成本也逐渐趋于合理,切实保障了沿海地区和海岛居民的用水需求。
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的预处理装置采用 PLC 程序控制,可精准把握预处理的清洗周期,确保清洗效果。这种控制方式既避免了频繁清洗带来的资源浪费,又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。此外,该设备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,具有产水质量好、能耗低、成本可控等特点。目前,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海水淡化项目中。它不仅有助于项目降低投资成本、减少能耗,还能缩短建设周期,提升海水淡化效率和能量回收水平,为我国海水淡化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